线路板有阻抗要求的设计,工程在处理的时候都要借助阻抗计算软件试算,根据结果匹配叠构以及线宽等阻抗参数。在多层板的时候,部分小伙伴经常纠结该如何选择匹配的计算模型,本文以6层板内层阻抗试算模选择模型。

    阻抗计算模型选择的前提条件:

  1. 明确阻抗控制的要素信息:阻抗类型,信号控制层,信号参考层,信号线宽,线距,铜厚,介质层厚度等。
  2. 明确阻抗计算的要素信息:各相关介质层介电常数,线顶线底差值等。
6层普通板叠构视图

    常规阻抗控制类型分为四种:特性阻抗(又称单端阻抗),差分阻抗(又称差动阻抗),特性共面阻抗,差分共面阻抗。其中又以特性、差分阻抗更为常见。选择阻抗计算模型的时候,遵循以下原则:

  1. W1,W2为线路蚀刻的梯形底,顶两面,根据蚀刻原理,线顶小于线底,因此W1面靠Core侧或芯板侧,W2面靠铜箔侧。
  2. 由于PP和芯板的介点常数有差异,信号层和参考层之间的介质层种类应和模型匹配,如L2参考L4,中间有L2和L3的core,以及L3和L4的PP,此时模型的W1到参考层需要有H1,H2两种介质层​参入计算。
  3. 信号层和参考层需要与叠构视图一致,如内层阻抗有上下两个参考层,则模型也需要有上下参考层,如仅有一个参考层,则模型也仅有一个参考​层。
L2层参考L4层内层差分阻抗模型图

如以上原则仍然难以理解,可以参考以下视频,或者引入包含阻抗试算软件XPDM等简化模型选择​。